领导讲话

何汉武院长在60周年校庆庆典上的讲话

发布者:下注滚球(上海)贸易公司发布时间:2017-12-29浏览次数:1902

何汉武院长在60周年校庆庆典上的讲话

2017年12月2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木铎金声一甲子,学养深厚六十年。今天,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我们满怀豪情进入新时代,迎来了下注滚球(上海)贸易公司六十华诞。在这高朋满座、共襄盛典的欢庆时刻,我谨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向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和帮助学院发展的各级领导、兄弟院校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学院无私奉献的广大教职员工和为母校增光添彩的广大校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向出席今天庆典大会的所有来宾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光阴荏苒,春华秋实。六十年沧桑,作育英才;半世纪风雨,薪火相传。下注滚球(上海)贸易公司前身是创办于1957年的广东省冶金工业学校。中途停办,1973年复办,984年更名为广州有色金属工业学校,上级主管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9年,与南华工商学院合作办学,招收三年制大专生。2002年,独立升格为高职院校,更名为下注滚球(上海)贸易公司。2003年开始谋划征地建设新校区。2010年,在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完成征地及三通一平工作。2011年,白云校区主体工程动工建设,连续三年当年建设当年入住新生,2014年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15000人。目前天河、白云两个校区面积达到1038亩。2008年,学院通过了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试点评估,2016年7月成为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6年11月,通过评审进入广东省18所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行列。

    建校以来,从创立到壮大,从恢复到振兴,学院紧跟时代发展与民族振兴的脚步,坚决服从、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要,不断求索、不懈奋斗,收获了累累硕果。从这里,近5万名学子满怀壮志走出校园,扬起事业的风帆。他们中不乏一心为民的政界骄子、驰骋业界骨干精英、技术精湛的国之工匠、创新创业的励志楷模,校友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在各行各业取得了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校友们对生活、对事业、对人生孜孜不怠的追求托起了母校的荣光。在此,我们要向为母校争得了荣誉的校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六十载栉风沐雨,春华秋实。遥忆飞霞洞膝盖当桌初创校,黄婆洞持枪巡逻办教育,下元岗割草烧砖建学校,柯木�炸药库里安校舍,鸡颈坑师生动手建食堂,正因为一代代工贸人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坚持办学,才有了今天天河、白云两校区湖光山色展新颜,师生合力创一流的壮美前景!学院的发展离不开历任党政领导的运筹帷幄,与时俱进,离不开一代又代教职员工的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在此,我们对历任学院党政领导和一代代教职员工为学院奉献的青春岁月和做出的无私奉献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建校60周年,既是学院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学院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新起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学院坚持党的领导,秉承“寻真求是,格物致知”的校训精神,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以服务广东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以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和一流高职院校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学院的全面发展,完成了学院十二五规划,稳步推进十三五规划。创新强校工程有序展开,办学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内涵建设跃上新台阶,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绩。主要体现在: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学生为本,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综合素质“142育人工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各类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技能竞赛和科技文化、体育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近年来,共获得世界级、国家级奖项270项,省级奖项1262项。2017年,在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赛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断提高,近五年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9.6%以上,2016年毕业生初次就业专业对口率达到86.93%,就业质量逐年提高。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成效。学院现有高级职称教师189人,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位教师456人。其中,青年珠江学者1名,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领军人才2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双师素质教师比例78.13%。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为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持久的动力。

    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学院按照“以工为主、工贸结合”的专业发展策略,以对接产业构建专业群的专业建设思路,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服务地方经济。目前学院建设7个系,共有专业46个。这些专业中有广东省珠江学者设岗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9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有各类实训室156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976个。建有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广东省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广东省测绘地理信息协同育人中心等。今年,我院获批广东省VR/AR+职业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获得国家数字校园试验校立项。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取得突破,教育教学跃上高台。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子。探索精准对接产业、精准育人的人才培养协同体系和工学结合多元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今年,学院依托广东工贸职业教育集团,建立了广东工贸-蓝盾信息安全产业学院、广东工贸-华中数控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广东工贸-广州建通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学院、广东工贸-五洲龙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和广东工贸-上海曼恒VR/AR产业学院等五个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与工程项目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获得第七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依托产业学院在学院开设了VR(虚拟现实)设计与制作卓越(创新)人才培养班和工业机器人技术卓越(创新)人才培养班。贯通人才培养渠道,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与一批中职学校协同开展了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分别与肇庆学院和嘉应学院联合开展了三二分段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今年,又与韶关学院协同合作,正积极向教育厅申报“4+0”高本协同育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

    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交流凸显特色。学院紧跟国家发展需求,积极推动技术服务与教育“走出去”,分别与台湾龙华科技大学、新加坡创新计算机学院、澳大利亚南澳职业技术学院、德国F+U教育集团、英国林肯大学和韩国东国大学等院校开展师生互访互换、教师境外培训、学分互认、海外实习和国际认证等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今年,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对接一带一路,服务中国制造2025”校企深度合作框架协议》,通过招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选派学生去海外实习实训基地联合培养、派教师去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海外企业参加授课培训等方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贡献工贸经验。

    回顾六十年的办学历程,饮水思源,无限感慨。学院这些成绩的取得,有赖于教育部、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和悉心关怀;得益于兄弟院校、广大校友、社会各界朋友的鼎力支持;有赖于历届班子励精图治、艰苦奋斗、代代相传的优良作风;更有赖于全体师生员工无怨无悔的奉献与付出,是大家的努力和奉献,书写了学院的精彩和辉煌。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甲子华诞是工贸发展的里程碑,也是改革创新的新起点。我们坚信,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奋进是最好的感恩。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十九大赋予职业教育新的目标和任务,是新时代赋予职业院校的职责。站在新时代,工贸人将不忘初心,抢抓机遇,锐意创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在各级领导、兄弟院校、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支持下,在老师们、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以一流校创建、一流专业建设、一流人才培养为引领,深入推进创新强校工程,全面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服务“中国制造2025”,培育国之工匠和社会所需的卓越人才。

最后,祝各位领导、来宾、校友和全体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